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备课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备课稿

《散步》教学案

——以小见大话亲情,举轻若重道美感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穗渗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自主参与合作、主动发现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他们独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学习体验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学习活动中的质疑问难、探究拓展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延伸反思,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中愉快地获得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散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牧歌式的情景,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语言美、诗意美、人性美。本文主要在于对学生审美阅读的启蒙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进入课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寻找美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

同时,因为语言的学习、情感的体验远远不是一篇课文所能完成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希望能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其一,是课外阅读,希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理性认识,能够把自己的阅读积累兴趣调动起来;其二,是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同时借鉴举轻若重、以小见大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小组活动,寻找典型词句,体会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和课文深长的意味,初步学会运用‘举轻若重’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导入新课:

师: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在生活中曾被许多小事感动过:平平常常的一天,收到了来自远方朋友的祝福,虽然只有淡淡的一句“你好吗”;伤心失败的时候,一位平常不是特别亲近的人默默地为你递上一张纸巾,轻轻地对你说“我们知道你尽力了”。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总能让人读出许多的真情。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大家说说。

请两至三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交流。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的《散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生活中最细微的小事写得让人感动的。(多媒体投影“散步”)

(于细微处见真情。导入既与学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课堂基调。虽未涉及文本,却已“意在言中”。同时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猛型习的前提,可锻炼学生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的沟通。)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1、朗读比赛。以班级为单枝族猜位,大家推选一名代表和老师比赛,借助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秋日思雨》。其他同学从以下三方面给予评判:

(1)音准;(2)句逗的停顿;(3)语气、语调的处理。

2、通过讨论,统一意见:本文基调愉快而深沉;语调平稳,不亦过高或过低;语气亲切,温和,并含有庄重;语速以中速为主,第四自然段应快些,第六、八自然段应慢些。

根据讨论结果,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初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师生互动,形成板书。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我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以竞赛的形式,并且是与老师竞赛的形式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那种追求成功的兴奋可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为自己、为集体争光。同时,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并不知不觉地神游其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对作品的理解中。)

三、师生合作,初步发现

1、师生共同探讨第一、二节。

学习第一节:多媒体投影第一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请同学们轻轻地把这句话读一遍。(生读第一节)

师:从这样一句话的表述中,你能读出作者在写这句话时含着的情感吗?自己再轻轻读一遍。

(冰山只露一角。以猜读体味作者的创作,学生以最自然的状态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不急于让学生回答,给他们时间再次阅读。)

(生轻声读。纷纷举手。)

(既让学生猜想,自然给以一定时间。对开放性的问题,不仓促评价。努力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师追问:这样的内容平常习惯是怎样表达的?作者这样选用词语和选择句式,你能否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通常习惯的表达有:

(1)我们一家四个人在田野上散步。

(2)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

……

归纳比较结果:文章选用的句式有强调的意味,突出“我”对母亲的尊敬及对一家人的爱,郑重其事地推出一个镜头。

(进一步朗读并感受课文语言,切入到本课主要目标——语言的探究,通过比较发现用词、句式的不同寻常,感受文章浓浓的亲情。)

学习第二节:自主发现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推选用得巧的词语,体验其中蕴含的真情。

句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词语:信服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会发现句式与词语的选用上都有一种“举轻若重”的感觉,更深入地把握作者把小事情写得很重,写得意义不凡。)

2、学生归纳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作者用心选用句式与词语,整篇文章给人一种“举轻若重”的感觉,使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显得那么不同寻常。

(归纳的环节非常重要,它把对具体内容的推敲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小组学习,圈画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学生自己阅读、发现的基础上,圈画后面几节文字中比较特殊的,也就是有举轻若重感觉的句式与词语,进一步探究语言。

(小组活动,师生互动。教师适当帮助有疑问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教师要提醒小组及时总结,准备交流。这一阶段也可以将文章分成几部分,分别交给不同的学习小组探讨,这样有利于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2、班级交流,共享发现。

每个小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发现与全班共享,可选择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

▲ 可能有的句子:

(1)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从小孩的嘴里出来,显得特别的天真、可爱,可让学生仿读进行品味。)

(2)我的母亲老了,……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问:为什么他们都听我的?引导学生探讨)

(3)这南方初春的田野,……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非常普通的景色,在作者的笔下却是那样地富有诗意,并且使它与庄重的话题“生命”联系在一起,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作者为什么看到这田野美丽的春景会想到生命?”“这与前文写母亲有无联系?”等问题。并让学生动笔仿写,深入理解语言美。)

(4)我的母亲虽然高大……就是整个世界。

(这是一句有着深刻含义,富有哲理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在探讨中,应鼓励学生对这句话发表独特见解。)

(培养学生寻找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的能力,并且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探讨中穿插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读是吞食、咀嚼,是最简便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沈江峰《主体阅读的实践形式探析》)

▲ 可能有的词语:

太迟、总算、熬、分歧、责任的重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稳稳地、仔细

(在探讨这些词语时,主要是要分析这些词语是如何“举轻若重”的,是如何把小事看成很大的。教师在交流中适当引导,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如:说母亲过冬天,为什么说成“熬”?母亲和儿子两人意见不统一,为什么要用“分歧”这个这么大的词?我为什么会感到责任的重大?假设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为什么我和妻子要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地背呢?等等。这些都是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渗透情感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分享学生的发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把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在于学生自主的发现与交流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注意语言、情感,也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语文托起的,是一个大写的“人”。)

五、拓展:强化发现

1、与作者原文比较,推进研究。

文章选进教材时删了三处文字,出示这三句话,讨论编者删改的意图,并且评价删改的效果。

括号内为原文删去的三句话:

(1)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2)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3)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教学中,讨论编者的删改意图相对于初一的学生有一定难度,可以先请学生评价删改的效果,再揣摩编者的意图。)

(教师根据学习情况决定是学生个体独立思考还是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平等审视的意识,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放任思维的潮流。“且放杜鹃林中啼”,只要合理、能说得通就可以。)

2、调用积累,向课外拓展。

师:举轻若重的语言能把小事情写得庄重、意义不凡,有些能使文章变得轻松幽默,在生活中或者阅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例子,如“扛着一支铅笔”。你能否也运用“举轻若重”的写法,写几句话,描述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

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读与写结合,同时也希望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学语文,更应该用语文。用中才会思学,学也才会其乐无穷。)

六、比较:验证发现

速读课后短文《三代》,和《散步》进行比较阅读。

师:《三代》与《散步》相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可从情节、主旨、写法和语言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

(比较是研究性学习经常用到的方法,《散步》与《三代》的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差别较大,语言风格也就各有千秋,这两篇文章作为一组教学材料,比较它们的语言风格,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角度。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说《散步》更感动人,可以;说《三代》更感动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当然,教学中不要赶进度,来不及1课时完成,可以把这一项任务放在课后,作为一次研究性的作业,向课外拓展,深入探究。)

七、反思与小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由同学谈本节课的收获与启示。)

2、师总结:《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这处空白点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回味中对本节课巩固了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以大家齐唱《常回家看看》来结课,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八、作业布置

1、老师的建议:大家把文章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也许会有更多的收获。

(与父母共读,亦是多角度阅读的一种形式。也是孩子与成人的一种交流。)

2、观察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是否真的有许多值得一写的“生活细节”?展现语言魅力,描绘生活之美。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品味生活。实践是最好的学习途径,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会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九、板书设计:

(板书图示是直观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一种科学,但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再创造,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课的板书,分成主板和副板,主板设计了一个围着“爱”字的心形,四个人物的位置也做了相应的处理,这些都紧扣住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获得无限的美的享受。副板的设计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三.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亲情美

四.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自学导纲

1、新课导入

由歌曲《常回家看看》导入。其实,亲情无处不在,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2、出示导纲

3、自读导纲中简要提示。

4、听读课文,完成导纲中知识性问题。

二.合作互动(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导纲中探究性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1、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本不愿出来。(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注意“熬”字)

(2)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

(3)决定权在我,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

(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

(3) “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4)母亲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时让儿子背上,既照顾了孙子,又帮儿子解决了难题,体现了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子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3、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她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着她。

4、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设身处地

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5、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把你的感受和同学分享一下。(根据时间灵活撑握)

(1)我选择了走大路。在尊老和爱幼的天平上,作者倾向了尊老。因为母亲老了,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从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妻子善良、贤惠。母亲慈爱,儿子活泼可爱。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温馨和睦。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赖这样的人生哲理。体会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儿子发现奇趣:两对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现了儿子天真可爱、聪明活泼。

(4)、“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母亲老了,儿子成长了,挑起了生活的担子,这样母亲自然听从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年幼,现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5)课文第四节景物描写。

充满春的气息,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三)导学归纳

课文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的使命感。可见,本文写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却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四)、反馈训练

1、每年在你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2、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3、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妈妈的生日,请你编辑一条短信发送给他们,为他们献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写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

结束语:其实,生活中亲情无处不在,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体现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让我们用心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亲情、珍爱亲情。让我们一起用爱担起家庭的责任,用情担起社会的责任,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动听、最优美的旋律吧。最后老师把这一首《让爱住我家》送给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来不易的团圆。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导学提纲

一、简要提示

莫怀戚,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认知与探究

1、知识性问题

A 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嫩芽 ( ) 熬 ( ) 霎时 ( )

分歧( ) 拆散( ) 水波粼粼( )

B 解释下列词语

各得其所:

分歧:

2探究性问题

(1)、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

(3)、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4)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5)、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然后把你的感受和同学分享一下。

三、梳理与反馈

1、梳理

(1)以小见大的写法。 (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感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

2、反馈

课堂调查

(a)每年在你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b)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c)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妈妈的生日,请你编辑一条短信发送给他们,为他们献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写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

温暖的街头

盛夏的一天,鸭妈妈决定带鸭宝宝们去散步小鸭们乐得直拍嫌态翅

膀。就这样,在鸭妈妈的带领下,鸭宝宝们站成一排,走出了家门,

摇摇摆摆地来到了温册者困哥华大街。

温哥华大街真是热闹非凡,熙熙攘

攘的人群络绎不绝,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小鸭子们看得眼花缭乱。

当然,在这种繁华的街道上,

街头的下水道特别多。跟在鸭妈妈后面

的小鸭子群中有两只特别淘气。

它们有时候跳来跳去,

有时候东张西

望,但没有注意到前面的下水道,于是便有节奏地掉了下去。

当时,在前面的鸭妈妈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掉进下水道里。过

了一会儿,鸭妈妈心里觉得后面有点不妥当,就转身,看见有两只小

鸭子不见了。

鸭妈妈没有着急,

而是冷静下来,

它率领着一群小鸭子,

在路边的店铺里寻找,一间,两间,三间,四间,还是没有找到那两

只失踪的小鸭子。当鸭妈妈又回到失踪地点时,仔细地观察了一下,

发现下水道边有两只小州念鸭子的脚印。

可过了下水道口,

又不见了小鸭

子。于是,鸭妈妈自己推测道,小鸭子会不会掉到下水道呢?恰巧路

下面传来了鸭子的叫声,于是鸭妈妈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鸭妈妈来到路旁,找到了巡警。它二话不说,就用扁扁的嘴巴咬

着巡警的衣服,把他拉到下水道旁,发出急切的

嘎嘎

声,还用脚趾

探探下水道口。

巡警好象明白它的意思了。巡警蹲下身,一看,两

只小鸭子的头正出没在水里。

巡警立即组织人员,

找到一个网兜,顺

利地把两只小鸭子捞了出来。

小鸭子得救了!鸭妈妈对巡警感激不尽,它弯下脖子,不断地对

巡警点头

还让所有的小鸭子发出表示感谢的

嘎嘎

声。

一阵子后,

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子又开始了它们的旅程。

作文库大全

小升初中考满分高考满分高考零分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关专题

作文库大全

200字的童话故事

观察日记300字

100字读后感

查看全部文档>>

你可能喜欢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蒙娜丽莎之约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期末. 跑进家来的松鼠课件 小学 作文 六年级 英语作文六年级 春节作文六年级 作文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试卷 5页 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新课. 36页 免费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题 6页 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7课 《郭沫若诗两首》. 25页 免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6页 免费

更多与“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相关的文档>>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01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分享到:

1 财富值

加入阅读会员!获取下载券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最直接抒发了人生感情的语句是哪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和对比描写的方法。(重点)2、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难点)

3、揣摩理解写景状物的妙处,学会观察生活并在想象中感受生活。

预习提示作者简介: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宗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在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运独特。作品背景:宗璞家人在逗地(1966年~1976年)中深受,逗焦虑和悲痛地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盛及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逝世前写成此文。

重点生字词终极:终止,结束。 迸(bèng)溅(jiàn):向四周外溅。 伫(zhù)立:长时间的站着。 凝望:目不转睛的看,注目远望。伶(líng)仃(dīng):孤独没有依靠。 俊不禁(jīn):不住笑。仙露(lù)琼(ióng)浆:美酒。 盘虬(iú)卧龙:形容枝干苍劲有力。繁密 稀零 蜂围蝶阵 导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1)、注音:迸溅( )俊不禁( )仙露琼( )浆盘虬( )伫( )立 (2)释词。伫立 伶仃 俊不禁 仙露琼浆 二、整体感知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思考: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开头作者说逗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地,我们可以推断她好象在散步,泛读全文,推测一下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散步的,你的理由是什么看(从书中找答案)3、作者在痛苦徘徊的时候遇到了盛开的紫藤萝瀑布,在立足观赏之后,她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看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吗看从结尾中的哪个动作可以看出她的情感发生了变化看 三、感悟体验1、作者枣袭看了紫藤萝花后为什么心情产生了这样的变化看2、但是紫藤萝的生命力不是作者直截说的,而是我们从作者对藤萝花的描写中体会到的。文中那几个自然段是对藤萝花的描写的。朗读精彩段落,探究下列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看(2)、研读下列句子,深入感受写景的妙处: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3、从语言的欣赏中,我们了解到作者是如何把景物描写的如此形象生动的看4、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看五、小结

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芳争艳,独自开在花谢时无人观赏,没有蜂围蝶阵,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而美丽地为自己的生命而欢腾嬉闹。仔细品读这篇短文,使人幡然醒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逗生命的场合是无止境的地,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六、课后作业观察花的小作文,字数不限,要求:1、运用比喻、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2、抓住景物的特征。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郑岩雀朗读课文感受本文语言之美。2、整体感知文章,感悟生命的永恒。 3、体会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难点:(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导学过程问题探究细读课文,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句子。学生讨论,教师解答。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喊早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看2、逗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地。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看3、怎么会出现逗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地这种谬论看4、逗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地一句后面说,逗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地,这里似乎也有象征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包含什么哲理呢看4、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主题归纳本文通过对逗紫藤萝花地盛开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人应该是豁达、乐观、奋发和进取的。写作特色一、含蓄的表达感情二、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谈谈你的收获【教学反思】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 答案 -10-07 16:19 〖参考答案〗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通过对逗紫藤萝花地盛开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人应该是豁达、乐观、奋发和进取的。2、开头作者说逗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地,我们可以推断她好象在散步,泛读全文,推测一下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散步的,你的理由是什么看(从书中找答案)(焦虑和悲痛)3、作者在痛苦徘徊的时候遇到了盛开的紫藤萝瀑布,在立足观赏之后,她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看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吗看(宁静和喜悦),从结尾中的哪个动作可以看出她的情感发生了变化看(不觉加快了脚步)

4、作者看了紫藤萝花后为什么心情产生了这样的变化看

(看到藤萝花由十年前的衰到现在的盛的过程,作者被藤萝花的顽强的生命力所感染。)

5、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6、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7、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8、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9、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看

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注意写作时间──1982年,文章又提到逗十多年前地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逗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地,这个话,今天听来是多么荒唐,这就是极逗左地的论调。

根据这个线索,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了。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粉碎逗四人帮地,拨乱反正,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逗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地,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逗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地。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研究这个问题,还应注意逗生死谜,手足情地六字。手足,比喻弟兄。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逗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地。由此可以明白,逗各种各样的不幸地,也包括死亡。那么,为什么说逗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地呢看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

10、逗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地。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看

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之为通感。

11、怎么会出现逗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地这种谬论看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就是这样。他们非常狭隘地理解劳动的思想感情,认为赏花不是劳动者的爱好,赏花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资产阶级情调,甚至认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12、逗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地一句后面说,逗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地,这里似乎也有象征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包含什么哲理呢看

确有象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中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那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逗甩开膀子大干地,大干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这两句话又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了这个哲理,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逗加快了脚步地。

13、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看

这样的文章叫做逗托物言志地,或逗借景抒情地,要写这一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这篇散文,说了逗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地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一树紫藤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大凡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第一课散步

散步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三.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亲情美

四.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自学导纲

1、新课导入

由歌曲《常回家看看》导入。其实,亲情无处不在,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2、出示导纲

3、自读导纲中简要提示。

4、听读课文,完成导纲中知识性问题。

二.合作互动(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导纲中探究性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1、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本不愿出来。(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注意“熬”字)

(2)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

(3)决定权在我,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腊枯姿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

(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

(3) “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4)母亲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时让儿子背上,既照顾了孙子,又帮儿子解决了难题,体现了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子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3、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她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着她。

4、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败档。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设身处地

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轮绝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5、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把你的感受和同学分享一下。(根据时间灵活撑握)

(1)我选择了走大路。在尊老和爱幼的天平上,作者倾向了尊老。因为母亲老了,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从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妻子善良、贤惠。母亲慈爱,儿子活泼可爱。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温馨和睦。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赖这样的人生哲理。体会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儿子发现奇趣:两对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现了儿子天真可爱、聪明活泼。

(4)、“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母亲老了,儿子成长了,挑起了生活的担子,这样母亲自然听从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年幼,现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5)课文第四节景物描写。

充满春的气息,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三)导学归纳

课文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的使命感。可见,本文写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却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四)、反馈训练

1、每年在你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2、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3、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妈妈的生日,请你编辑一条短信发送给他们,为他们献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写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

结束语:其实,生活中亲情无处不在,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体现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让我们用心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亲情、珍爱亲情。让我们一起用爱担起家庭的责任,用情担起社会的责任,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动听、最优美的旋律吧。最后老师把这一首《让爱住我家》送给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来不易的团圆。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导学提纲

一、简要提示

莫怀戚,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认知与探究

1、知识性问题

A 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嫩芽 ( ) 熬 ( ) 霎时 ( )

分歧( ) 拆散( ) 水波粼粼( )

B 解释下列词语

各得其所:

分歧:

2探究性问题

(1)、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

(3)、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4)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5)、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然后把你的感受和同学分享一下。

三、梳理与反馈

1、梳理

(1)以小见大的写法。 (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感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

2、反馈

课堂调查

(a)每年在你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b)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c)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妈妈的生日,请你编辑一条短信发送给他们,为他们献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写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

八年级语文下册《现代诗(长城谣、一片槐树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2、掌握诗歌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导学过程:

一、知识巩固:(查找资料,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作者席慕容和纪弦及写作背景。

2、了解长城和槐树的知识及文学作品。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隘口()歌谣()蹲踞()

山巅()焚起()荒莽()

2、辨析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谣()赦()槐()

徭()敕()愧()

三、自我发现:(把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内容记录下来)

四、自主学习:(结合自己的认识,思考下面问题)

1、第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2、第一首诗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3、第二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4、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五、合作探究:

《长城谣》

席慕容

1、齐读第一节思考:你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诗人在客观呈现长城的历史面貌后,诗人是怎样写出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卖枯位和影响的?

3、齐读第三节,讨论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感受作者浓烈的思乡情怀。

4、集体朗诵本诗,初步总结诗歌的写作方法。

《一片槐树叶》

纪肆配笑弦

1、齐读后讨论本首诗的线索。

裂含2、作者为什么要在“一片槐树叶”前加非常繁复的修饰性定语?

3、为什么这片槐树叶会引起诗人内心如此强烈的反应?

4、想一想,诗人是怎样在结尾部分加深感情的流露的?

5、集体朗诵本诗,进一步总结诗歌的写作方法。

六、自我质疑:

七、个性感悟(小结):

八、迁移训练:

1、补充阅读席慕容的《乡愁》进一步体会她的思乡之情。

2、阅读纪弦的`《在地球上散步》,更多的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拓宽视野。

九、层次作业

1、收集你所喜爱的席慕容的诗歌作品。

2、写一首借物抒情的诗歌。

【附文】

《乡愁》《在地球上散步》

席慕容纪弦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在地球上散步,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独自踽踽地,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地怅惘我扬起了我的黑手杖,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并把它沉重地点在

坚而冷了的地壳上,

别离后让那边栖息着的人们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可以听见一声微响,

永不老去因而感知了我的存在。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散步导学案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一束青草推荐的方法去处理。